中国农村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制约因素破解研究重大科技任务课题组 胡向东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
推进新时代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系统思维、法治精神和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新疆治理效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民间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蕴含鲜明的中国外交特色和深邃的中国外交智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以民相亲推动国之交、以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世界情怀与宽阔胸襟。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精准把脉人类文明未来图景,创造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历史性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我们要汇聚人民友好的涓涓细流,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更好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学习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强烈意愿。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优势,更能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拓展新的路径,从而为迈向人类文明新形态铺就康庄大道。
现代化是相较于传统社会而言的世界性历史过程,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法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自从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时至今日,现代化已经渗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文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它扬弃了“资本逻辑”,以“人的逻辑”为独特主题,坚持人民主体、人民至上,追求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展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和文明底蕴。
2023年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所致的贺信中强调:“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所致的贺信中再次强调:“读懂中国,需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世界现代化新的叙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政策是一个囊括了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劳动就业、生态环境、个人社会服务在内的政策系统,也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配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全社会政策体系,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深学细悟到研究阐释,从理论探究到实践深耕,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共享,现代化院成立一年来,以重大项目为牵引,践行新型学术机构的使命担当,在出成果、出人才、出机制、出影响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不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还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接续推进的历史使命,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为谁发展、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指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生力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民营经济是重要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新征程上,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护航,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保驾,我国民营经济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壮阔征途上绽放新光彩、作出新贡献。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制约因素破解研究重大科技任务课题组 胡向东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
作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