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社会治理的基层经验——网格互筑:社区网格化治理
摘要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2016年,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将“互联网+”嵌入各业务系统,通过智能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及时有效地提供精准跟踪服务。在此背景下,“网格化”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一种理念并在各地探索中转化为行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国家治理的末端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单元,一些社区开始在以往城市网格化管理基础上探索建设更加精细化的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也进一步提出要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把公作者简介
刘妮娜: 201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现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负责人、北京市昌平区党的建设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互助养老与互助社会;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荣获第八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报告类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