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振兴

报告作者:郭朝先 苗雨菲

所属图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

图书作者:刘艳红 郭朝先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报告字数:15194 字

报告页数:22 页

摘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等其他事业振兴的基础。深入探究数字经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明晰有效实施路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可以概括为:拓展农村产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增加产品(服务)供给;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产品(服务)价格;稳定生产预期和畅通销售渠道,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扩展乡村产业生态系统。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农业+”,这是以农村主体产业即农业为出发点,经过数字经济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赋能”,农业生产发生质的飞跃,农业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二是“数字+”,这是以数字经济为出发点,通过数字经济广泛作用于乡村产业,从“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从“横向”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环保等产业融合,并催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促进农村经济

作者简介

郭朝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经济、数字经济、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情调研重大项目等20余项。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10余部。

苗雨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工业发展。

文章目录

AI助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联系人:罗老师

电 话:010-59367265

邮 箱:database@ssap.cn

Q Q:247552241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