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绿色革命的经济起源: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及其危机
摘要
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出现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粮食危机的关系,人们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说印度绿色革命的出现与尼赫鲁倡导和坚持的工业发展战略(即马哈拉诺比斯工业增长模式)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大概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看法了,因为这两者初看起来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很少认识到尼赫鲁的工业发展战略和他所执行的农业发展战略(即许多学者所谓的“旧农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表明尼赫鲁工业发展战略与印度绿色革命起源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尼赫鲁的工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做一详尽的历史描述和理论分析。对于深受西方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来说,工业发展战略无疑是他最关心的政策领域。相比之下,农业发展战略则只能是一个从属的政策领域,后者须服从前者的需要。正像阿舒陶什·瓦什尼指出的那样,“尽管一般说来崇奉科学和技术,尼赫鲁的农业科技观念却是服从于他的工业化战略的。只有能够同时服务于工业目的时,资本集约的农业技术才是可以接受的”(Varshney,1995:41)。那么,尼赫鲁的工业发展战略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工业发展战略呢?在尼赫鲁看来,现代工业体系的核心是作者简介
王立新: 0 1975年生,袓籍河北省行唐县。1993年进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世界史,1997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世界史硕士学位,自2001年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初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发表《农业资本主义的理论与现实:绿色革命期间印度旁遮普邦的农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和《农业转型概念的双重化》(《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等多篇专题论文,翻译赫尔曼·库尔克和迪特玛尔·罗特蒙特合著《印度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8)。近期研究领域为印度史和国际比较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等。